由滇入黔,我们沿320国道而行,在两省交界的胜境关看到一牌楼,其下立着两对石狮,面朝云南一方的干燥起黄沙,而头迎贵州一方的却潮湿长苔藓,大自然的造化如此明显真令人叹服。一路东去,山高坡陡,沟壑纵横,河流深切,让人感觉贵州是架在一座座大山之上。
贵州山多山大,耕地就显得十分珍贵。“不治理好水土流失,贵州就没有立足之地了!”贵州省副省长莫时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,特别强调了省情与水土保持的重要关系。他介绍说,贵州面积17万多平方公里,人口却有3600多万人,由于人口过快增长,人们为了找饭吃,就不得不向缓坡、陡坡开垦耕地,以至25度以上的坡耕地达到全省总耕地面积的20%。这种人为的因素造成了水土的严重流失,在全省86个县市中,有64个县处长江上游,35个县处珠江上游,每年流入长江和珠江的泥沙高达6100多万吨,是全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省份。对此,长期主持农业工作的莫时仁副省长感叹地说:“表面看流的是土,实际上流的是血呀!”的确,水土流失带来的损失令贵州许多地方土地肥力下降,石化面积扩大,塘库淤积,水利工程效益降低,山洪和泥石流发生的频率逐年上升。生态环境的恶化已威胁着人们赖以生存的空间!
从80年代中期以来,贵州省委省政府就十分重视水土流失问题,并采取各种积极措施领导全省各族群众投入治理,把过去的简单分散治理发展到以小流域为单元进行集中、重点治理,相继开展了大规模的陡坡退耕、还林还草。在贵州省水电厅陈荣江同志和六盘水市水保办主任李明祥的带领下,我们冒雨来到六盘水市,这里的米妥小流域双龙村,近些年来通过连续治理,80%的坡耕地被改成了水平梯地,又采取“封、造、补、建”相结合的方式,消灭了大小数十个荒山,植被覆盖率由20%增长到60%,全村117户农家,户均有成林树6000多株,2000多亩耕地在纵横交错的林网保护下,实现了稳产、高产,使一个过去远近闻名的穷山村一举成了脱贫致富的典型。
据贵州省水电厅副厅长涂集高级工程师介绍,贵州现有67个县分别被列入国家“长治”工程、国家生态建设县和国债资金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,目前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.64万平方公里。在短短几天的采访行程中,我们深切地感受到贵州各族儿女正以饱满的热情,重建着贵州秀美的山川。(二十)